央广网贵阳2月27日消息(记者栾小琳 杨贇)“这是我在了解传统苗绣手工艺的制作。”“这是榕江村超的比赛现场,非常激动人心。”当记者见到全国政协委员、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一级巡视员蒙爱军时,他兴致勃勃地讲述起自己的调研经历。
去年,蒙爱军提交了《关于支持贵州省打造“特色会展之省”的提案 》,在调研中他发现,贵州具备打造“特色会展之省”的优势,不仅在于拥有舒适宜人的良好气候条件、丰富多样的特色产业和便利的交通条件,还在于拥有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。

“咱们贵州有99项国家级非遗、800多项省级非遗,同时充分挖掘持续火爆出圈的‘村BA’‘村超’等超级文化IP,以‘赛会+民族文化’,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和文体旅经济,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”蒙爱军说道。
蒙爱军看到,有数十年历史的榕江村级足球赛突然爆火“出圈”,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特色文化的有机融入。激烈的比赛间隙,非遗展演、民族服饰、特色美食,让观众大呼过瘾,如今的“村超”,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,更是一场文化盛宴。
因为“村超”带来的巨大客流量,也给周边村寨带去了新的机遇,让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手工艺品,走向了更大的舞台,成了知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,这让蒙爱军有了更深的思考。在今年的两会上,他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政策,因地制宜支持文体旅融合发展,促进产业间的创新与协同。
“充分运用好传统文化、乡村文化,才能让‘体育+文化+旅游’的模式不断完善,为乡村振兴注入‘新活力’。”蒙爱军认为,在乡村振兴中,文化不能缺位,依托旅游产业发掘、重塑、提升文化资源,推动传统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,这一切显得特别有意义。